合作客戶/
拜耳公司 |
同濟大學 |
聯合大學 |
美國保潔 |
美國強生 |
瑞士羅氏 |
相關新聞Info
-
> 表麵張力對青瓷製品釉麵質量的影響
> 磺酸鹽型雙子表麵活性劑GSS362動態表麵張力測定結果
> 液態粉色视频黄色网站表麵結構、工作原理及技術參數
> Na2CO3溶液與模擬油反應不同時間後產物的界麵張力、剪切黏度(二)
> 可視化實驗方法研究電場作用下液滴撞擊表麵的動態行為(四)
> 純聚苯胺LB膜和聚苯胺與乙酸混合的LB膜製備、NO₂氣體敏感特性研究(上)
> 316L不鏽鋼粉末電子束熔化成形的熔合機製的研究(一)
> 可視化實驗方法研究電場作用下液滴撞擊表麵的動態行為(一)
> 界麵張力作用下開發MAPbBr3鈣鈦礦單晶製備方法
> 高鐵/汽車用T700級碳纖維環氧樹脂的黏度表麵張力、微觀浸潤性研究
推薦新聞Info
-
> 酯化度與分子質量對果膠乳化性能、聚集體結構、界麵性質的影響規律(三)
> 酯化度與分子質量對果膠乳化性能、聚集體結構、界麵性質的影響規律(二)
> 酯化度與分子質量對果膠乳化性能、聚集體結構、界麵性質的影響規律(一)
> 反離子鹽KBr濃度對酰胺基陽離子Gemini表麵活性劑的表/界麵活性的影響(三)
> 基於孔溶液表麵張力和黏度測試揭示增稠劑對流變參數和氣泡結構的影響機製(二)
> 基於孔溶液表麵張力和黏度測試揭示增稠劑對流變參數和氣泡結構的影響機製(一)
> 反離子鹽KBr濃度對酰胺基陽離子Gemini表麵活性劑的表/界麵活性的影響(二)
> 反離子鹽KBr濃度對酰胺基陽離子Gemini表麵活性劑的表/界麵活性的影響(一)
> 典型離子型與非離子型起泡劑的界麵行為對泡沫性能的影響機製
> 新無氰白銅錫電鍍液及電鍍方法可降低表麵張力,促進鍍液對複雜工件的潤濕
酯化度與分子質量對果膠乳化性能、聚集體結構、界麵性質的影響規律(三)
來源:食品科學 瀏覽 13 次 發布時間:2025-10-10
2.4分子結構對果膠聚集體界麵性質的影響
界麵張力是表征乳化劑在油-水界麵的吸附行為與界麵性質的關鍵指標。圖4展示了不同分子結構果膠在10 mg/mL條件下(高於臨界聚集質量濃度)向油-水界麵吸附過程中的界麵張力變化。結果表明,所有果膠樣品在油-水界麵吸附過程中,界麵張力均在短時間內迅速降低,並最終趨於平衡,表明果膠具有界麵活性,能夠有效吸附在油-水界麵並降低界麵張力。此外,不同分子結構的果膠樣品在油-水界麵吸附過程中達到平衡界麵張力所需的時間和最終界麵張力不同,反映出不同分子結構的果膠在界麵性質方麵存在差異。
圖4不同酯化度(A)與分子質量(B)的果膠在油-水界麵吸附過程中的界麵張力
對於不同酯化度的果膠,隨著酯化度升高,果膠在界麵吸附達到平衡界麵張力所需的時間縮短,且最終的界麵張力也更低(圖4A)。具體而言,酯化度為35%的果膠,達到平衡態界麵張力的時間約為25.4 min,最終界麵張力為24 mN/m;酯化度為73%的果膠,達到平衡態界麵張力的時間約為16.7 min,最終界麵張力為18 mN/m。這可能是由於酯化度更高的果膠形成的聚集體尺寸更小、內部疏水性更強,因而向油-水界麵擴散更快;此外,聚集體在油-水界麵吸附之後,彼此間的空間位阻更小,界麵上可分布更多聚集體,從而使界麵張力降低更多。這些結果表明,提高果膠的酯化度可以增強其界麵活性。
對於不同分子質量的果膠,分子質量為0.55×105 Da的果膠達到平衡界麵張力所需的時間最短(約為9.7 min),且最終界麵張力最低(約為15.50 mN/m)(圖4B)。隨著分子質量的增加,果膠在油-水界麵吸附達到平衡界麵張力所需的時間逐漸延長,且最終達到的界麵張力升高;當分子質量增加至1.30×105 Da時,達到平衡界麵張力所需的時間延長至16.7 min,最終界麵張力上升至18 mN/m。盡管低分子質量果膠形成的聚集體內部疏水微區體積較小且極性較高,可能對其界麵性質產生不利影響,但由於聚集體整體尺寸較小,使其能夠更快地擴散並吸附至油-水界麵,形成緊密的排布,從而在界麵上提供較高的疏水微區密度,進而更有效地降低了界麵張力。
2.5分子結構對果膠聚集體乳化性能及乳液穩定性的影響
為考察不同分子結構果膠的乳化性能,以不同分子結構的果膠作為乳化劑,在10 mg/mL條件下(高於臨界聚集質量濃度)構建乳液,並考察了新鮮製備乳液和貯藏7 d乳液的粒徑。由圖5A可知,當果膠酯化度由35%提升至73%時,新鮮乳液的粒徑由1 283 nm逐漸減小至937 nm。此外,果膠酯化度增加還可顯著改善乳液的穩定性。例如,酯化度為35%果膠穩定的乳液貯藏7 d後,其粒徑顯著增長至1 970 nm;而酯化度為73%果膠穩定的乳液貯藏7 d後,粒徑保持相對穩定,僅為1 056 nm。提高酯化度對果膠乳化性能的改善作用,主要歸因於以下原因:隨著果膠酯化度的增加,其形成的聚集體尺寸減小,內部疏水性增強,這有利於其在油-水界麵快速吸附,並且能夠更有效地降低界麵張力,進而表現出更優異的乳化性能和更高的乳液穩定性。
圖5不同酯化度(A)與分子質量(B)果膠穩定的乳液在第0天和第7天的粒徑
對於不同分子質量果膠穩定的乳液,較低分子質量果膠所穩定的乳液具有更小的粒徑。當果膠分子質量從0.55×105 Da增加至1.30×105 Da時,所穩定的乳液粒徑從655 nm增加至937 nm(圖5B)。這一現象可能與低分子質量果膠所形成的聚集體具有更優異的界麵性質有關。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低分子質量果膠乳液具有較小的初始粒徑,但其穩定性較差,在貯藏7 d後粒徑明顯增加。分子質量為0.55×105 Da果膠所穩定的乳液貯藏7 d後,其粒徑從655 nm增長至1 120 nm;相比之下,分子質量為1.30×105 Da果膠所穩定的乳液,盡管初始粒徑較大,但貯藏7 d後粒徑僅略微增加。這可能與不同果膠在油-水界麵所形成的界麵膜結構存在差異有關。
2.6不同結構果膠的界麵吸附量和吸附層厚度分析
為了深入研究造成不同乳液穩定性差異的原因與機製,進一步考察了不同結構果膠在界麵的吸附量與界麵層厚度。如圖6A所示,隨著果膠酯化度的增加,果膠界麵吸附量逐漸增加,而吸附層厚度則不斷減小。當酯化度從35%增加至73%時,界麵吸附量從54.4 ng/cm2增長至95.9 ng/cm2,增加了50%以上,吸附層厚度由76.9 nm降低至43.6 nm。這主要歸因於酯化度升高導致果膠聚集體尺寸減小、結構致密化以及內部疏水性增強,從而在界麵形成結構緊湊、吸附力強的界麵層。因此,低酯化度果膠乳液在貯藏過程中粒徑增長顯著,而高酯化度果膠乳液在貯藏過程中粒徑僅有少量增長。
圖6不同酯化度(A)、分子質量(B)果膠在界麵的吸附量與吸附層厚度
如圖6B所示,分子質量為0.55×105 Da的果膠在界麵的吸附量最高(127.3 ng/cm2)、吸附層最薄(16.8 nm);隨著分子質量增加,吸附量逐漸降低、吸附層厚度逐漸增加,分子質量增加至1.30×105 Da時,界麵吸附量降低至95.9 ng/cm2,吸附層厚度增加至43.6 nm。盡管分子質量較高果膠形成的界麵吸附層較為疏鬆,但其乳液的穩定性反而較好。這表明果膠乳液的穩定性並非僅取決於界麵吸附層的致密程度,還可能與吸附層的疏水性密切相關。由於低分子質量果膠形成的聚集體內部疏水性較弱,對界麵的吸附作用較弱,貯藏過程中易於從界麵脫附,導致乳液合並、粒徑顯著增長;而分子質量較高果膠形成的聚集體內部疏水性較強,可與界麵發生較強的結合,穩定地吸附在界麵,使乳液在貯藏過程中較為穩定。因此,高分子質量果膠雖然界麵吸附量較低,但由於其疏水性更強,能夠形成更穩定的界麵層,從而提高乳液的穩定性。
3結論
本研究采用化學脫脂、酸水解製備了不同酯化度與分子質量的果膠,研究了分子結構對果膠的聚集行為、聚集體結構、界麵性質及乳化性能的影響規律,從聚集體的角度揭示了酯化度與分子質量對果膠乳化性能的潛在調控機製。結果表明,隨著酯化度增加,果膠形成的聚集體尺寸更小、內部疏水性更高,向油-水界麵擴散、吸附得更快,在界麵的吸附量增加,並形成緊湊的吸附層,使界麵張力降低更多,最終展現出更強的乳化性能。當分子質量增加,果膠聚集體尺寸增大,向界麵擴散、吸附得更慢,吸附量降低,最終界麵性質與乳化性能均變差;但由於聚集體內部疏水性增強,與界麵結合得更緊密,乳液在貯藏過程中反而更穩定。果膠聚集體結構特性與其界麵行為的關聯仍需深入研究。本研究從介觀結構的角度為果膠乳化性能調控提供了新的認識,並為其他生物大分子乳化劑的乳化性能研究提供思路與方法。
原文出處:趙少傑,繆立平,康源,等.酯化度、分子質量對果膠乳化性能的調控機製[J].食品科學,2025,46(18):36-43.DOI:10.7506/spkx1002-6630-2025031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