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客戶/
拜耳公司 |
同濟大學 |
聯合大學 |
美國保潔 |
美國強生 |
瑞士羅氏 |
相關新聞Info
-
> 鹽水溶液中,磺酸型含氟表麵活性劑複合體係表、界麵張力和潤濕性研究(一)
> 我國地表水優良比例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 新調和燃料添加劑表麵張力下降,燃燒更充分
> 便於調節的粉色视频黄色网站結構組成及原理
> 多頻超聲波技術&人工神經網絡構建變壓器油界麵張力預測模型(二)
> 【表麵張力】會魔法的小釘子
> 粉色视频APP在线观看高清观看應用於珊瑚鍶-鈣溫度計的研究
> 添加不同量阿維菌素Silwet 408對阿維菌素微乳劑藥液表麵張力的影響——結果與分析、結論
> 柴油機尾氣顆粒物采樣濾紙稱重設計,有效縮短微量天平的穩定時間
> 探討一級相變過程中氣泡和液滴臨界半徑的變化規律、演化方向(二)
推薦新聞Info
-
> 全氟庚烷端基聚丙烯酸(FPAA)合成方法及水溶液表麵張力測定
> 純聚苯胺LB膜和聚苯胺與乙酸混合的LB膜製備、NO₂氣體敏感特性研究(下)
> 純聚苯胺LB膜和聚苯胺與乙酸混合的LB膜製備、NO₂氣體敏感特性研究(上)
> 不同相對兩親麵積的Janus顆粒在油氣表麵性質和泡沫性能對比(三)
> 不同相對兩親麵積的Janus顆粒在油氣表麵性質和泡沫性能對比(二)
> 不同相對兩親麵積的Janus顆粒在油氣表麵性質和泡沫性能對比(一)
> 氣凝膠的合成方法及幹燥方法一覽
> 表麵活性劑對納米碳纖維CNFs在水性體係中分散性的影響(二)
> 表麵活性劑對納米碳纖維CNFs在水性體係中分散性的影響(一)
> 納米熔鹽形成機理、表麵張力測定及影響因素研究(三)
納米熔鹽形成機理、表麵張力測定及影響因素研究(二)
來源:儲能材料與器件 瀏覽 72 次 發布時間:2025-09-09
2結果與討論
為了減少熔融鹽內部自然對流對測量結果的影響,密度及表麵張力實驗均在降溫的過程中進行測量。熔融鹽冷卻速率小於2K/min。
2.1實驗台精度驗證
2.1.1密度實驗台精度驗證
采用阿基米德法測量納米熔鹽液體密度時,采用已知體積的316L不鏽鋼重錘作為密度探頭,在測量納米熔鹽的密度之前,先用已知密度的液體對密度探頭進行標定,可由式(3)對密度探頭的體積進行計算。
本實驗采用去離子水作為已知液體,由式(3)得到重錘的體積為2.4388~cm^3。對重錘體積進行標定後,通過對KNO3、NaNO3的密度進行測量,驗證實驗台精度,兩種熔融鹽的密度測量結果與文獻中的密度進行比較。
密度實驗台精度驗證如圖2所示。密度實驗台測得NaNO_3、KNO_3的密度與參考文獻上給出的密度值變化趨於一致,並且最大偏差值低於0.12%,考慮到文獻值存在的誤差,本實驗台的密度測量精度滿足實驗要求。
密度實驗台精度驗證如圖2所示。
2.1.2表麵張力實驗台精度驗證
采用拉筒法測量納米熔鹽液體表麵張力前,可通過測量已知液體的表麵張力,通過式(4)對表麵張力實驗台的儀器係數進行標定。
本實驗先對NaNO3的表麵張力進行測量,得到儀器係數C。由式(4)可知,儀器係數C與溫度無關,對NaNO3在5個溫度工況點下的表麵張力進行測量,並且每個溫度工況點采集3次測實驗數據,通過最終的計算得到本實驗台的儀器係數C=0.00053。對KNO和solar salt的表麵張力進行測量後,與文獻值進行對比,如圖3所示。
圖3表明本實驗台對熔融鹽的表麵張力測量結果與文獻值隨溫度變化的趨勢趨於一致,最大偏差值低於4.0%,考慮到文獻值存在的誤差,本實驗台的表麵張力測量精度滿足實驗要求。
圖3表明本實驗台對熔融鹽的表麵張力測量結果與文獻值隨溫度變化的趨勢趨於一致。
2.2納米熔鹽密度分析
研究表明,在solar salt中加入SiO_2納米顆粒後,熔點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分解溫度會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並且solar salt的熔點為218.2℃,所以當熔鹽加熱到250℃時,已經完全熔化;當熔鹽溫度超過600℃時,熔鹽會開始分解。溫度較高和溫度較低都會對實驗測量的數據產生影響,造成較大的實驗誤差。因此基鹽及納米熔鹽密度實驗數據測定範圍為260~500℃。
利用阿基米德法對基鹽及5種加入30 nm SiO2納米顆粒的納米熔鹽的密度進行測量,每隔10℃進行一次測量,對得到的實驗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擬合公式以及擬合係數見表2。樣品的密度隨溫度變化如圖4所示。
實驗發現,在溫度測量範圍內,基鹽的密度在1.7720~1.9389 g/cm3,密度隨溫度的升高呈直線下降趨勢。1#納米熔鹽的密度在1.7722~1.9405 g/cm3,對數據進行擬合後,擬合係數在0.9994以上,擬合程度較好。2#納米熔鹽的密度在1.7720~1.9356 g/cm3,密度隨溫度變化的趨勢和基鹽及一般熔鹽密度的變化趨勢保持一致,均隨溫度的升高呈下降趨勢。3#和4#納米熔鹽的密度在1.7721~1.9404 g/cm3和1.7749~1.9352 g/cm3之間,擬合係數都在0.9995以上,其中4#納米熔鹽的擬合係數最大,擬合程度最好。5#納米熔鹽的密度在1.7758~1.9384 g/cm3之間,隨溫度升高呈下降趨勢。
樣品的密度隨溫度變化如圖4所示。
如圖4所示,基鹽及納米熔鹽的密度均隨溫度的升高呈直線下降趨勢,且5種納米熔鹽的密度與基鹽的密度基本保持一致。如圖5所示,在不同溫度工況點下,5種納米熔鹽的密度和基鹽的密度均處在同一水平線上,即同一溫度工況點下,納米熔鹽和基鹽的密度保持一致。由於SiO2納米顆粒的密度為2.20g/cm3,與solar salt的密度相差不大,且在solar salt中加入的SiO2納米顆粒較少,因此SiO2納米顆粒對solar salt的密度影響可忽略不計。
在不同溫度工況點下,5種納米熔鹽的密度和基鹽的密度均處在同一水平線上。
根據混合物密度計算公式對納米熔鹽的密度進行計算後,與實驗測量得到的密度進行對比,如圖6所示。圖6中,1#納米熔鹽密度的測量值與計算值的最大偏差與最小偏差分別為0.104%和0.008%;2#納米熔鹽密度的測量值與計算值的最大偏差為0.327%,最小偏差為0.074%;3#納米熔鹽密度的測量值與計算值的最大偏差為0.350%,最小偏差為0.007%;4#納米熔鹽密度的測量值與計算值的最大偏差為0.291%,最小偏差為0.007%;5#納米熔鹽密度的測量值與計算值的最大偏差為0.302%,最小偏差為0.030%。對比後發現,采用阿基米德法測量的密度值與采用混合物密度計算公式計算的密度值相差較小,可認為在solar salt中加入SiO2納米顆粒後,熔融鹽的密度不會發生改變。
根據混合物密度計算公式對納米熔鹽的密度進行計算後,與實驗測量得到的密度進行對比。
文獻中提出,在熔融鹽中加入SiO2納米顆粒後,由於分子間作用力和納米熔鹽配製過程中的攪拌作用,熔融鹽和納米顆粒在熔鹽體係中會形成一種納米雲核。納米雲核中納米顆粒被大量的熔融鹽包裹,此時SiO2納米顆粒的密度對納米雲核的密度影響可以忽略不計,納米雲核的密度始終與基鹽的密度保持一致。